严禁发布漏点、S M、未成年内容,发现一律禁言

红寨同好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1445|回复: 0

婚姻是盛装真爱的盒子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11-2-11 01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论坛会员方案及充值升级说明 帖子购买后有效期为15天
总版规及帮助大全,认真回帖奖寨票,禁止灌水! 失效链接反馈,我们会尽快处理

马上注册,看大图,享用更多功能,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x
“婚姻原本是个空盒子,先要将准备好的真爱放进去,再细细经营,慢慢填满,你放进什么,就取得什么。”作为著名作家、画家刘墉的妻子,毕薇薇在二人长达30余年的婚姻生活中悟到了这样的真谛。
! q, {, f$ d3 Z& [, K  {7 K6 f: a  穷小子的爱情从天而降 $ `, J3 S4 S3 U

7 L& d% X$ Z! \/ v3 H; T5 }. S  1968年,刚满20岁的刘墉考入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,并且以超群的能力很快成为学校“写作协会”的会长。这时的他,才华横溢,青春激扬;然而,或许是童年的磨难留下的阴影,刘墉并不善谈,尽管在校内小有名气,但低调、矜持的才子依旧是孑然一身。
! T8 ~% ^$ u4 X" W0 z- p# S4 S8 ?4 `0 Q) \$ O( I, J
  那一天,刘墉和毕薇薇共同作为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去接受电台的采访。仿佛是天赐良缘,电台的设备刚好出了问题,师傅修理机器时,平时在女孩子面前很少说话的刘墉竟然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——莫非这就是遇到另一半时的信号? 9 X( ^9 N+ ^3 I; A' g# x+ H( T8 f
6 \# {& N8 \* ]. Q5 s3 a
  此后,学校社团的活动使二人接触、交往的机会逐渐多起来,彼此的了解也慢慢加深。一天,刘墉邀请毕薇薇到自己的画室,或许是心存默契,二人在长达4个小时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交谈,而只是凭借画笔的牵引、心神的流动进行着无声的交流。 , Q0 u) ?1 Y% a( q
- T3 K7 F0 _6 G( a/ N7 C
  “舍南舍北皆春水,但见群鸥日日来。花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。”画到最后刘墉提上了这首杜甫的《客至》。一诗点明用意,共同的未来,是二人心照不宣的承诺。 . r/ H. \3 z5 x+ R

* s' g3 ]* X  v( j# u, I  幼年失去父亲,家里房屋曾被烧得只剩下一间厕所,刘墉的家境可想而知;而当时的毕薇薇,成绩优异,正在努力学习争取出国深造。但当毕薇薇进一步了解到刘墉的成长经历之后,反而对他更加爱慕,而对于出国的理想,毕薇薇放弃得毅然决然。 9 P; Y' Q" b$ O1 |7 _- g# V
6 r3 Y% P6 {  ~4 Z; z; H
  经营爱情比拥有爱情更难
0 G7 p) F! {; }% r/ O( l" T/ J0 ^( C
  在大四那年,刘墉和毕薇薇正式结合了。没有仪式,也没有礼金,有的只是两个相爱的人,和见证了这一感人时刻的同学们。然而,婚后生活却并非如他们想象的一样顺利,由于经济拮据,这对新婚夫妇只能与刘墉的母亲一起住在贫民区里,艰难度日。刘墉大学毕业后进入台北市成功高中做美术教师,要养活年迈的母亲和怀孕的妻子,有些力不从心。为了让妻子补养身体,刘墉又到夜校里去做美术老师。但即便是在这样困苦的环境中,夫妻两人依旧快乐地生活着。患难之中,二人携手,日子虽然难挨,但却充满了暖融融的爱意。
. _/ `! X0 e' k2 t& g/ G+ d4 c- M4 |; G$ _( S- b' ?  z3 }! Q
  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,刘墉随后进入电视公司工作,短短几年之内,刘墉不但成为台湾“最受欢迎电视记者”,并且还获得了台湾电视传媒界的最高荣誉——金钟奖。拥有了这样一位“名人”丈夫,毕薇薇的心中却是苦乐参半。 ' ?, Q5 Y* H- G; I  e. f
* B5 p6 q# e4 c! k) q. r7 ]* z$ @
  1978年初,刘墉应邀赴美,在全美各地示范、演讲及展出绘画作品。他决定以此为出发点在美国开拓自己新的事业。 % _. F, L+ u) B/ {8 e. _
6 M7 n) h9 {1 f& ~
  无数个日日夜夜,毕薇薇独自一人照顾着这个家,好在他们曾经有过共同学习、生活10年的经历,她深知一个妻子的职责和分量。在刘墉不在的两年半时间里,毕薇薇将一家子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,婆婆心满意足,儿子也健康快乐地成长着。毕薇薇用心细细经营这份爱情、家庭,得到的是刘墉更加深厚的爱恋和感激,同时还激发了刘墉对于成功的渴望,以此回报妻子无私的爱。
+ J1 G8 [0 w) k# C
% _3 t5 n7 {6 G2 A, I) Q  在毕薇薇默默的支持下,刘墉在美国两年半就干得颇有成绩。1980年,他被聘为纽约圣若望大学的专任驻校艺术家及中国画指导教授,刘墉已经在另一半球的异国他乡站稳脚跟了。喜讯传来,毕薇薇带着婆婆、儿子迫不及待地前往美国,一家人终于在漫长的离别之后重新团聚了。久别之苦转化为喜悦的眼泪,这两年半的时间没有白白耗费,不仅成就了刘墉的事业,也见证了二人之间的真爱。在真爱面前,时间、距离都变得微不足道。 ; @$ ~! Q: u! r) W: C* s( H/ f
4 b: A* k! L) S& X$ w
  牵着你的手一直到老
* ]% D6 U" ]! `5 G  N2 Y5 o, T3 E- @- j# i+ [( P6 P
  在美国团聚之后,刘墉做职业画家的同时也不断推出新的文学作品,他的书红遍华人地区,几乎家喻户晓。时光荏苒,刘墉与毕薇薇已经牵手走过了30多个年头,但是时间却丝毫没有消磨掉他们之间的爱情;相反,这份爱正随着岁月的叠加而变得愈加真切、醇厚。 # v; i. I. Q6 W' b, |
0 D2 a2 K4 e5 A9 ]
  有朋友、媒体看到二人牵手在路上走,会惊异地慨叹:都老夫老妻了还这么亲密,居然牵手。
3 M1 v7 v3 m) I: l. |4 B) \+ C! L- g' m* A
  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,中国自古就用牵手表达真挚的爱情。而在闽南方言中,夫妻的叫法便是“牵手”。
; z% w2 s9 W& l5 F; C$ s. G* p8 C" {% F" h( |, Q8 v5 f' m
  1989年,40岁的刘墉喜得千金。由于是大龄产妇,毕薇薇不得不经受比一般产妇超过数倍的煎熬。虽然已是第二次为人父,刘墉依然显得惊慌失措,他猛然意识到:女性的痛苦经常是男人们无法了解的。他忽然感觉自己亏欠妻子的太多太多。从年轻时起,一头扎到事业中的刘墉就只顾着打拼,而全部琐碎而繁重的家务都压在妻子肩上。对于此,善良、贤淑的妻子从未发过一句牢骚。如果没有妻子的这份支持,刘墉无法得到今天的一切;如果没有始终支持自己的妻子,得到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?
4 n0 j+ o2 T+ N9 T! |% @% I7 O5 a" T, m$ F
  从那以后,刘墉尽量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妻子相伴,即便有长途的演讲、访谈、展览或是写生,刘墉也尽可能地带上妻子,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比利时、挪威、意大利……世界各地几乎都留下了二人携手走过的足迹。或许,在经历了坎坷波折、巅峰与低谷之后,能够共同享受那平淡、温馨的时光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文字版|手机版|红寨

GMT+8, 2024-6-3 15:23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